宝钢股份:“花园工厂”,名不虚传发表时间:2019-06-04 12:10作者:通讯员 刘抒 记者 吴永中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十届中华环境奖评选结果,共选出中华环境奖5名、中华环境优秀奖18名。其中,宝武集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第十届中华环境奖(企业环保类),成为第十届中华环境奖中唯一入选的企业单位。 宝钢股份宝山基地指挥中心大楼和厂区俯瞰。 中华环境奖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设立,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奖励。而在获得此项大奖之前,宝钢股份早已凭借优异的绿色发展成果,获得了周边社区居民的肯定。在其此前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周边社区居民走进厂区,纷纷感叹:“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原来家门口的钢铁厂竟是个大公园!”“‘花园工厂’名不虚传。与这样的工厂为邻,我们感到安心、放心。” 宝山基地厂区一隅 宝钢自建设投产以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被认为是国内钢铁业节能环保的标杆企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宝钢股份启动了新一轮城市钢厂专项规划,明确了“打造精品钢铁制造为核心的升级版绿色工厂,构建城市生态和谐为基础的示范型城市钢厂”的规划目标和“百余项目、百亿投资”的实施路径,并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有效路径。 宝山基地三烧结区域 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方向。(黑)近年来,宝钢股份以“煤进仓、矿进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环保项目稳步推进加速实施,以全流程提标改善为核心的一大批除尘、水处理工艺设施得以有序升级改造,全面实现了特别排放限值的最高环保标准;年轻的湛江钢铁更是定位于打造全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工厂,整个工程建设坚持按最严的排放标准设计建造,环保投入占总投资的12.5%。宝钢股份还敢于吃“螃蟹”,世界首发的焦炉烟气治理技术、最高效率的烧结烟气净化处理技术等一批业内首发和示范性环保技术投入工程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应用,建成世界最大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与此同时,宝钢股份不断强化能源体系管理,通过持续推进“三流一态”(能源流、制造流、价值流及设备状态)能源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工业低碳发展。 近日,中国宝武武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碧苑花园东区海绵化改造项目”和“南干渠游园海绵化改造项目”在首届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创新典范项目暨“中国特色海绵样板”评选中,分别荣获“小区样板”、“景观样板”两类奖项。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继续发挥创新动能,为城市建设增添旺盛活力。图为武汉市青山区南干渠游园一景。(记者 朱旺春 摄) 高度重视末端治理,加大资源利用方面的投入。(黑)宝钢股份多年来持续推进冶金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共形成了74项专利技术和多项技术标准;2018年宝山基地钢渣加工中心项目建成,全部实现产品化综合利用,并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固废零废弃出厂的目标;充分发挥钢铁企业固废消纳潜力,2015年至今共完成废油漆桶入炉使用量2.7万余吨,约占上海市废油漆桶数量的1/3;推进移动供热工程,将原来无法利用的低温余热(废热)利用起来,不但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节能减排,还向社区居民供应了热水,实现了城市钢厂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梅钢(梅山基地)纬八路绿色景观。 “十三五”以来,宝钢股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18年,宝钢股份吨钢综合能耗为581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2.5%;余能回收总量为365万吨标准煤,吨钢耗新水为3.1立方米/吨;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x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较2014年下降4%、31%和31%,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危险废物均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并完成环保局备案工作,危险废物合规处置率达100%。此外,公司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按时完成碳排放配额履约清缴,制造环节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相比2013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初期下降了5%。 武钢有限(青山基地)梧桐林荫大道。 湛江钢铁(东山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