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用新模式拓展绿色发展新路径

发表时间:2019-06-04 12:17作者:通讯员 魏清源 记者 杨海霞

日前,河钢集团参与研发的“烧结烟气选择性循环节能减排技术”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河钢邯钢360平方米烧结机,实现吨矿烟气量减排21.5%,烟气循环率25%~30%,吨烧结矿CO减排4.4千克,并已推广至国内其他烧结机配套应用。

河钢集团1.jpg

河钢集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钢集团秉承“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以绿色制造、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物流和绿色矿山“六位一体”的绿色发展行动,构建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河钢绿色发展模式,引领企业走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前列。

国内首家引进CSCR脱硫脱硝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河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供图.jpg

国内首家引进CSCR脱硫脱硝技术实现超低排放(河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供图)


坚持创新,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在河钢集团国内领先的环保绩效和“花园式工厂”的宜游景观的背后,是河钢人对绿色环保技术进步的不懈追求和在环保资金上的不吝投入。

在河钢集团所承担的15项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研究任务中,有6项属于绿色生产方面的任务。“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钢铁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系统集成与综合应用示范”“钢铁行业烟气多污染物全过程控制耦合关键技术”……,“十三五”以来,河钢集团在开展节能环保领域颠覆性技术研究方面的活跃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河钢集团2.jpg

河钢集团


今年4月份,由河钢集团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基于高炉炉料结构优化的源头和过程硫硝削减技术及应用”通过相关鉴定委员会专家评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中高硅镁质熔剂性球团制备、高比例球团高炉冶炼技术及污染物减排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该成果已经在河钢唐钢实现稳定运行,并成功推广至集团其他产线。

河钢集团3.jpg

河钢集团


2014年~2018年,河钢集团累计投资195亿元,实施了460个重点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项目。在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治理方面,河钢集团有31台烧结机实现脱硫设施全覆盖、29座高炉采用了干法除尘技术、23座转炉采用干法除尘或新型OG法除尘技术,核心企业配置了炼钢三次除尘装备,其中河钢邯钢在业内率先实现了超低排放。

主动担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1月~4月份,河钢集团在北京铁路局所辖区域内原燃物料及产品的铁路运量达到1786.8万吨,同比增加303.2万吨。

河钢有着庞大的物流体量,发展绿色物流是优化运输结构、释放效益潜能的战略需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河钢的具体实践。”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说。

世界首条亚熔盐法清洁提钒生产线 河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供图.jpg

世界首条亚熔盐法清洁提钒生产线(河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供图)


2018年以来,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国家有号召,河钢就有行动。去年底,河钢集团与北京铁路局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绿色集疏运网络”新模式,建设进入北京地区钢材的绿色运输示范工程,主要原燃物料、产成品的运输方式全部向铁路运输方式倾斜,发挥了特大型国有企业落实“公转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带头作用。

不仅如此,河钢集团坚决主动去产能,自组建以来压减炼铁、炼钢的产能达820万吨和1186万吨,相当于拆除了一座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厂。

亚洲最大规模的全封闭机械化原料厂 河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供图.jpg

亚洲最大规模的全封闭机械化原料厂(河钢集团党委宣传部供图)


2018年底,河钢集团绿色可续期公司债券成功簿记发行,一举创下我国债券市场首支绿色可续期企业债券、钢铁企业首支绿色可续期债券两项记录。9.2亿元绿色可续期企业债券,主要用于推进除尘防尘工程、烧结机新建烟气脱硫项目、70兆瓦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等项目,助力建设效益更佳、效率更高、消耗更低、排放更少、环境更美的绿色钢铁示范企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