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用绿色标注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19-06-04 17:16作者:刘芳   张成德

“全力打造山东省绿色发展的标杆企业,应成为莱芜分公司当前旗帜鲜明的方向。”5月15日,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召开环境深度治理第九次推进会,莱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罗登武再次强调“绿色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这是省委省政府、山钢集团对莱芜分公司提出的要求,也是莱芜分公司多年的“行为自觉”。为让职工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莱芜分公司始终在绿色发展上保持定力,以更高站位明确目标,以国内先进水平为标准,夯实环保基础管理,加大环保治理投入,积极推进环境深度治理,努力成为坚持绿色发展方式的推动者、践行者和领跑者。

2016年,莱芜分公司荣获“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2017年,成为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日前,在中国冶金报社组织发起的“寻找最美绿色钢城”评选及展示活动中,莱芜分公司获评“2018绿色发展十大先进企业”,莱芜分公司“绿色钢铁”形象再次得到认可。


俯瞰莱芜分公司生产厂区


项目攻坚 啃下环保“硬骨头”

5月中旬,型钢炼铁厂400及265烧结机原料场环保封闭项目B2和B3料场大棚主体钢结构相继封顶,预计将于6月底投入使用。该项目是是莱芜分公司重点环保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物料损耗。

从源头着手、下力气整治,为满足国家最新环保标准与山东省地方环保标准,2017年,莱芜分公司精心策划编制了《环境深度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分析了各工序存在的环境问题。依照问题,一一确定整改目标、指标,制定具体措施及进度计划,并以环保项目为抓手,全流程进行污染深度治理。该方案共涉及环保项目354个,计划投资35亿元。

4300 mm宽厚板生产线.jpg


为打赢项目攻坚战,尽快推进环境深度治理,去年,莱芜分公司锁定74个重点环保项目进行强力推进,通过建立月度推进例会制度,形成《环境深度治理推进方案》,系统部署、定期督导、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形成良性工作机制,着力打造环境深度治理大格局。目前,74个重点项目中,7#8#焦炉机侧除尘、中型加热炉烟气脱硝改造等4个项目已建成,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煤场筒仓等41个项目处于施工或施工前准备阶段,正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1500mm宽带全景.jpg


年年有新项目、年年有新举措、年年有新变化。近年来,怀揣蓝天碧水梦想的莱芜分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绿色发展道路上。2011年出台《环保现场专项整治提升方案》、2012年制定《烟粉尘专项整治计划》、2015年推出《2015环境保护提升方案》、2016年实施《莱钢片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7年策划编制《环境深度治理实施方案》。据统计,近年来,莱芜分公司每年的环境治理投入都在2亿元以上,2018年莱芜分公司环保投资累计达4.95亿元。


标本兼治 让期盼变现实

5月16日,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在莱芜分公司召开,机械冶金建材系统的100余名客人齐聚牟汶河畔。会议之余,走进厂区、漫步南湖,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莱芜分公司“花园式工厂”给客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潘建彰不由地称赞:“绿树成排、花草成片、碧波荡漾,真是个好地方!”


炼钢厂全景图00.jpg

6adbba72580dba169dec63f75058d31.jpg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花园式工厂”是职工和家属的热切期盼,更是莱芜分公司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近年来,莱芜分公司联合莱钢集团及地方政府,大力实施道路绿化和景点建设,在厂区周边广植、密植树木,形成多层防护林带,具备了遮阴、降噪、防尘绿化的多项功能。目前,公司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修公路、治河道、建公园,先后建成了汶河滨水湿地公园、汶水滩休闲活动区等集运动娱乐、生态自然、滨水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带状公园和生态植物园,构建了城乡一体、环境优美、舒适方便的现代城市新格局。


微信图片_20181106083044.jpg


4.jpg



在扎实做好环境绿化、美化的同时,莱芜分公司坚持标本兼治,从技措技改、环保设施隐患整改、现场管理等方面入手,持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与莱钢集团联合,实施蓝天工程,策划开展了莱芜片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制定了《莱钢片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重点开展了污染源提效达标改造、道路扬尘治理、环保精益管理等专项整治工程。大力实施碧水工程,相继完成了新区、老区水厂收集泵站加高、管道和缓冲池封闭、扩容改造工作,并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微信图片_20181224145120.jpg


积极推广应用行业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建立了装备结构大型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物质消耗减量化的高效生产体系,为低碳、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莱芜分公司在国内首创的利用转炉高温烟气裂解消纳焦化废水技术,实现吨钢消纳废水41kg,有效解决了焦化废水处理难题。

此外,深化环保精益管理,以满足新时段排放标准为目标,推进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建立了以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企业自行监测常态化、环保督察促提升的环保监管模式,确保了重点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据统计,2018年,莱芜分公司全年累计提供监测数据15203个,实现了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的双轨控制。


吃“废”吐“金” 舞动绿色循环

去年4月份,历经3年的不懈努力,莱芜分公司国家循环经标准化试点项目以94分高分顺利通过专家验收。3年来,莱芜分公司先后共梳理、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841个。

“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工作,公司循环经济标准化管理从过去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扩展到水资源梯级利用、煤气资源综合利用、余热余压资源综合利用、煤化工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覆盖了公司钢铁冶金板块的所有生产领域,大幅提升了公司循环经济管理水平。”能源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降低大H型钢生产线煤气消耗为例,公司组织课题团队对轧钢加热炉运行及燃耗影响机理进行攻关,研究开发了“轧线燃耗影响机理在线分析模型”,使生产作业率、钢坯热装率分别提高了9%和10%以上,显著降低了轧钢加热炉燃耗,实现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型钢循环经济发电区域


作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莱芜分公司对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起步早、行动快、成效显。多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莱芜分公司拥有了一大批先进、适用、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新技术,实现了资源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这一份环保“硬核”成绩单,正是莱芜分公司建设绿色、低碳钢城的最好体现。

吨钢综合能耗由2015年的599千克标准煤下降到2018年的587.45千克标煤;水重复利用率由2015年的97.3%提高到2017年的97.61%,吨钢水耗由2015年的3.33吨下降到2018年的2.96吨,连续几年保持了行业较好水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9.74%,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8年吨钢SO2排放量0.52kg,吨钢颗粒物排放量0.50kg,吨钢SO2、颗粒物、COD等主要环保排放指标均达到钢铁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水平。


120吨转炉

如今,朝阳下、落日时,在莱芜分公司生活区,伴着花草的清香、和煦的微风,职工或悠闲散步,或运动娱乐,展现着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微信图片_20190102102236.jpg


分享到: